9月14日,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张海波主持召开制造业转型升级专题座谈会,聚焦新旧动能转换,聚焦实体经济发展,征求企业意见建议,集聚各方智慧,共同为全市制造业转型升级把脉问诊、出谋划策。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王亮,副市长张伟参加会议。市经信委主任张展开参加会议并代表经信委表态发言。 
围绕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市政府近期开展专题调研活动,采取走访、调研、座谈等方式,深入了解企业需求,广泛征求企业的意见建议。座谈会上,迪尚集团、威高集团、三角轮胎、迪沙药业、好当家集团、光威复材、奥文电机、威硬工具等企业负责人交流了企业加快转型升级的思路做法及对政府工作的意见建议,威海市商业银行负责人就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作了发言,市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人围绕如何支持企业转型升级作了表态发言。张海波对发言企业主动创新思路、坚定不移推进转型发展的做法给予高度评价,他指出,威海的制造业基础较好,企业发展稳健,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重质量、重效益。无论是龙头企业还是中小微企业,都特色鲜明,有自己过硬的技术、独到的核心竞争力,产生不少“小件巨人”、隐形冠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强,发展活力和后劲足,依靠科技创新实现转型发展、创新发展。企业家队伍精干,思想开放、思维活跃,善于研究市场、创新商业模式,在企业传统基因中注入现代元素。这些都是威海的宝贵财富,是全市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希望所在。 
张海波强调,制造业是经济发展的关键和基础,深入推进“产业强市、工业带动、突破发展服务业”战略,加快推动新旧动能转换,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关键要靠制造业率先突破,靠广大企业来推动落实。要在全社会形成企业为王、产业为王、项目为王的共识,一手抓存量发展壮大,一手抓增量引进扩张,努力夯实制造业转型升级、实体经济振兴发展的基础。广大企业要坚持专注、专业、专心,保持战略定力,聚焦实体经济,聚焦制造主业,在“专”上下功夫,专注于产品、专注于技术、专注于品质,心无旁骛地把产品做好、把质量做硬、把品牌做响,走“专特优精”的发展道路,争当行业单项冠军、隐形冠军。要更加重视创新,突出以“四新”促“四化”的导向,发挥好各类企业研发平台的作用,加强产品创新,形成生产一代、储备一代、研发一代的梯次结构。注重商业模式创新,积极推动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跨越,大力开展个性化订制、柔性化生产,为制造业企业插上互联网的翅膀,在跨界融合中开辟新的发展天地。加快实施智能化改造,推动“企业上云”,对生产制造全流程、全环节、全链条进行改造,加快形成制造业转型升级新动能。要更加重视环保、安全生产、职业健康,加快淘汰落后生产工艺,用好倒逼机制来促进转型升级,努力实现安全发展、转型发展。 
张海波指出,人才是当前制约我市发展的突出短板,留住人才、吸引人才,需要良好的创新创业土壤,需要给人才提供平台和舞台,希望企业与政府部门联起手来,共同破解人才瓶颈制约难题。要积极转变观念,借鉴“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让企业深度参与办学,校企联手办好职业教育。企业要参与“双创”平台建设,既聚集各类创新资源为企业所用,也为创新创业人才搭建更广阔的舞台。 张海波要求,为企业搞好服务是政府部门的职责所在,各级各部门要坚持问题导向,扎扎实实优化涉企服务,主动创新联系服务企业机制,千方百计为企业排忧解难。对企业提出的各类问题和建议,要列出清单,挂牌督办,限时向企业回复反馈。要根据企业需求,进一步完善各项扶持政策,出台的政策不能是“桃子政策”“抽屉政策”,必须实用、管用、用得上,切实增加企业的获得感。各金融机构要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不断提高实体经济贷款比重,帮助企业拓宽融资渠道,推动金融回归服务实体经济的本源,合力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会上,张展开代表经信委作表态发言,他表示市经信委作为全市工业经济的主管部门,在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推动制造业新旧动能转换方面担负着重要职责。市经信委将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快国家威海创新中心建设,推动产业跨界融合,不断加快制造业新旧动能转换步伐,推动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在实施“产业强市、工业带动、突破发展服务业”的战略中发挥更大作用,做出更大贡献。 |